2017精准扶贫报告 ——“三农”金融服务可持续模式的探索

发布日期:2017-12-09    文章编辑:21世纪经济报    标签: 行业新闻

今年来,扶贫的参与方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最早单纯由国家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救济,到后来的大规模财政开发式扶贫投入,再到财政投入与金融工具相结合;从单纯的由政府和国家金融机构投入,到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参与;从传统金融机构信贷到小额信贷、互联网金融创新;从公共部门自有资金投入,到引入结构型、引导型基金,以及衍生品、保险产品等多类型参与,中国在扶贫的金融机制上一直不断摸索。


主图.jpg


2017年临近年末,各类金融机构在开展“三农”和扶贫业务上都明显发力,精准扶贫更是成为金融机构争相宣传和讨论的热点。但某种程度上,传统金融机构与精准扶贫存在一定的天然矛盾。金融机构并不缺乏资金,但何种扶贫模式能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精准,最终使简单粗暴的“输血”变为可持续“造血”,依然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报告通过调研走访多家参与精准扶贫的金融机构,试图在2017年热闹的扶贫吆喝声下,真正去发掘金融机构做出的具有借鉴价值的创新与尝试。面对扶贫这个世界性难题,金融机构在实践过程中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金融精准扶贫的发展与实践

金融机构的精准扶贫与“三农”金融的发展紧密相关。“三农”金融主要指发生在农村地区,针对农村经济、民生等方面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类型。

其特点在于规模大、成本高、利润低、周期长等,传统商业金融机构的参与主观意愿不足。“三农”金融旨在通过农村货币流转和信贷配置的优化,促进农村经济形成更高效率、更优结构,实现支付交易、储蓄转化、资源配置等功能。

通过金融支持“三农”,必须要把金融、扶贫与普惠相结合。2014年以前,由于国有控股金融资源力量较大,政府主要依靠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为主导,主要支持政策性与商业性银行、保险等传统领域的金融机构,大力开展针对性金融扶贫。

农村地区因为客户分散,因此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十分有限。因此,推进“三农”金融服务的首要任务是机构服务覆盖。银监会近年下发多项文件明确放开准入资本,扩大覆盖范围,支持“三农”建设。

同时,主流金融机构设立的其他金融组织形式也得到认可。2010年,银监会指导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三农”金融的重点;随后又鼓励邮储银行成立“三农”事业部,拓展农村金融业务;并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这都说明中国政府对于主流金融机构提升对“三农”领域服务水平的期许。

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自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累计增长361.7%,九年间平均年增速为18.8%。涉农贷款余额从2007年末的6.1万亿元,增加至2016年末的28.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从22%提高至26.5%。

在我国“三农”金融取得的成就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金融供给缺口依旧较大,农村金融需求快速增长与金融供给短缺矛盾突出;相关金融产品缺乏灵活多样性;金融服务成本高;政策与实践存在权衡与矛盾;农村金融的宏观生态环境制约了“三农”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

因此,要建立可持续的农金体系,从长远来看,需要放开利率管制,引入更多竞争,形成由市场决定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适合“三农”的金融资源供应与定价机制。使金融资源的获取对于农户而言及时、灵活、方便、可负担;同时对于金融机构,可以为其服务获得合理、可持续的市场价格和利润。如何建立一种商业可持续模式,是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探索的难点和重点。

目前,政府、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在精准扶贫政策引导下,探索的脱贫方法主要有六种: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各类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网点开设、产品设计等多方面,配合政府与企业开展了大量精准扶贫工作。

从金融机构精准扶贫的创新实践看,目前我们已经发现了不少优秀的案例值得借鉴和深思。

农村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简单的存款、贷款、汇款等基本服务已经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传统金融体系亟待改革升级。

互联网金融与扶贫

在调研与研究时我们还发现,互联网金融近年在扶贫领域开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一些成效。

目前现有的“三农”金融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导致农村地区经济空心化,农民的资产无法盘活,农业无法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三农”问题陷入困境。而即便引来大量金融水源,凭借传统的信贷投放渠道,有时也无法进行精准灌溉,在此阶段引入互联网金融,或将对现有“三农”金融体系形成重要补充,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迅猛,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经济具备了在农村地区生根发芽并带来改变的基本条件。

互联网在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并在经济与生产的各个方面被广泛应用。截至2016年末,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仅2016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农村互联网也快速普及。截至2016年末,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1.91亿。

同时,互联网金融创新的P2P网络借贷,近几年更保持了2-3倍的增速。相关研究指出,2016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超过2.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38%;累计成交额达4.4万亿元。随着全行业快速规范化并加速整合,消费金融、车贷、农村金融成为转型热点。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到“互联网金融”,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据专家测算,随着“三农”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信贷增速的放缓,金融的缺口率估计将达30%-40%。从资金的入口上看,可以通过互联网广泛连接,积极吸引个人家庭与机构投资者的闲余资金,并通过市场化的资金风险定价,引导资金投向农村,形成良好的资金循环。互联网金融还可以依托技术优势,基于农业生产的特点,设计周期灵活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同时,“三农”领域金融需求虽然风险高,但风险决定了其回报也相应高。互联网金融通过P2P方式,一方面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广泛获得资金,另一方面运用线上线下新技术控制风险,提高了投资回报。使投资收益率较银行存款更高,从而增加了募集资金的吸引力。另外,通过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共生发展方式,金融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也将带来更大的金融需求。

目前,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仅处于起步阶段,相较其他金融机构,数量、体量还比较小。据统计,在全国两千多家网贷平台中,专注于“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平台仅10家左右,其整体业务规模在130亿元左右。且各自也在尝试探索不同的模式,希望通过与市场的互动和检验,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式。

根据“三农”业务的特点,现阶段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主要形成了以下五种模式:线下风控与线上数据结合的P2P网贷模式、电子商务伴生互联网金融模式、基于供应链/产业链的“三农”互联网金融、农业众筹或类众筹模式、公益“三农”模式(具体模式分析与案例请见报告完整版)。

虽然互联网金融扶贫目前的创新尝试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但与所有金融服务一样,“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面临着风险与挑战,机构必须警惕并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为您推荐相关资讯

我想咨询
我想咨询
验 证 码: